今天要跟大家分享「航向新藍海」這本書
這是一本由兩位全球前五名的管理學大師W. Chan Kim及Renée Mauborgne所撰寫的暢銷書
天下雜誌也邀請他們來到臺灣演講分享!
身為天下雜誌的訂戶 這點實在是非常幸運!
這個主題將會分成上下部分跟大家分享
——上半部 正文開始——
要討論「航向新藍海」應該要從什麼是藍海開始說起,
藍海,可能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,也已經成為企業顯學。
藍海策略,大家應該也不陌生,但究竟是什麼?
所謂「藍海」就是指完全不競爭市場,
即該市場競爭者很少或是根本沒有。
「藍海策略」指的是企業要開創出一個無人競爭之新市場的策略,
但是,很多人會誤以為藍海策略等於技術創新,
對此,作者在演講中說到:「很多的創新都不是用新的技術,而是你要有想法,如何去應用、去整合,讓生活變得更有趣、更方便。」
顯然地,藍海策略所包含的內容更加多元。
從前的商業型態是:
我要怎麼競爭?我要怎麼打敗對手?
這是一種競爭理論(策略),
沒錯,競爭是策略的一種,
但是,競爭是策略的全部嗎?
如果只有競爭,那這將會是一場「零和遊戲」,
也就是「你死我活」的遊戲。
隨著微軟、Google等企業崛起,
他們開啟了一場新的遊戲,一種「非零和遊戲」,
「創造」成為他們的一種策略,一種可以創造雙贏的策略!
作者提到:「只有競爭,那大家都是輸家!」
所以作者希望提出一個系統性的創造理論,
有全面的觀點,不要只是競爭,
因為創造跟競爭一樣重要!
這也是作者撰寫這本書的主要原因。
簡單地說,
紅海的重點在於競爭,爭求現有的需求,讓產品更商品化;
藍海的重點在於創造,可以用策略改變產業結構,創造新的需求。
然而,
藍海有一天也會變成紅海,
唯有不斷的改變、創新,
才能始終走在前端,
不被時代淘汰。
其實,
人生亦是如此!
一昧的競爭,只會兩敗俱傷,
創造出雙贏、共好的局面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。
兩位作者在演講中提到一個觀念,讓我印象非常深刻,
作者說:「破壞性創新固然存在,但非破壞性的創新卻常常被忽略!」
非破壞性創新不會破壞掉既有的市場,
不需打倒舊有市場,就可以創造新的市場。
以我個人目前的創業計畫來說,
我一直侷限在所謂「破壞性」的創新,
想以破壞性的方式進入市場,改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,
聽完作者的這個觀點之後,也讓我開始反思,
有沒有更好的進入市場方式?
更多的整合是否比一開始的想法更容易實行?
這件事情我還在思考,想法也不斷的在改變。
臺灣也有許多非破壞性創新的例子:
Gogoro 從充電變成換電池、
Pinkoi 創造設計師的平台、
Whoscall 阻斷垃圾電話等等......
所以作者也說:「臺灣其實是很有創新力的,不要再說臺灣都沒有這樣的例子!」
聽到這裡,
內心充滿了鬥志,
也收穫一些新的觀念,
希望在未來都能成為我成長的養分。
好了,今天就先聊到這,
感謝你看完了這篇文章。
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,
藍海策略的理論很鮮明簡單,
但實行卻不易的原因究竟是什麼?
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與我討論,
下半部分我們下次接著講。
我是宋建學,
我們下次見。
#航向藍海 #藍海策略 #BLUEOCEAN #SHIFT
#厚積薄發 #做什麼像什麼
#EtSung #Entrepreneurship #Life